企业频道|返回主站|会员中心|保存桌面|手机浏览|页面更新时间:2016-07-25 21:21
普通会员

三门塘

单位介绍
热门信息
单位介绍
三门塘村是清水江边一个古老的侗族村寨,座落在贵州省天柱县东南面,濒依于贵州省三大河之一清水江的中下游河畔,以历史悠久,文化厚重,民风古朴,宁静祥和,碑刻众多,家祠雄奇著称于世,蜚声海内外,有“北侗旅游村”、“清江瑰宝侗寨明珠”之美誉。5000多年前,从湖南迁入的严、谢、王三姓,各立门户,故称三门塘。又传是寨中东、西、南三面各立有寨门叫做三门塘。这个寨是当地著名的侗族四十八寨之一,历史上早有记载。现寨中有19姓,300余户,1500余人,是一个典型的民族村寨。 树文化: 三门塘及其附近一带,盛产林木。史称“苗河”的清水江由西南向东北流经三门塘,境内全长3.5公里,水运便利。清喜庆二年(1797年)《修庵碑记》称:“诸峰来朝,势若星拱,清河环下,碧浪排空,昼则舟楫上下,夜则渔火辉煌。”原来,以锦屏、天柱间的洋渡溪为界,将清水江分为内外江。上游之茅坪、王寨、卦治为内三江,下游之清浪、坌处、三门塘为外三江。外地木商若要采购内江木材,须由外江村民代办。因此,三门塘成为内外江木材集散地,从而为造就多姿多彩的“树文化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 三门塘天然树种主要有杉木、楠木、榉木、梓木、樟木、松木、银杏、青枫、乌桕、凉伞、桉树、皂角树、黄连树、枫香树、红豆杉等。虽经多年砍伐,但由于侗民素有植树造林的传统,迄今森林覆盖率仍在75%以上。村头寨尾,名木古树举目皆是,其中68株“保寨树”已被村委会挂牌保护。 历史上,三门塘一带曾是采购“皇木”、“苗木”的重要基地之一。木商中有所谓的镇江帮、临江帮、黄州帮、徽州帮、花老帮、五湘帮等等。为接待各路木商,三门塘建有20多家“木行”,除为其伐木、采购、扎排、放排外,还提供食宿方便。各帮制有特殊“斧记”,凭记经营木业。在曾开设“木行”的王起文、王枝葵宅檐柱上,仍清晰可见“同兴”、“德大”、“顺德”、“大有”、“德友”、“同乐”、“泰和”、“生发”、“谦益”、“茂益”、“兴茂福”、“兴茂永”、“兴茂怡”、“义和顺”、“双合兴”、“永泰昌”等斧记,不失为“树文化”的珍贵记录。 水文化: 三门塘的石拱桥、石板桥以及桥头两端的石板路,全以青石铺墁,整齐划一,光可鉴人,记载了三门塘的历史沧桑,似水流年。某些建桥碑记以“修数百年崎岖山路,造千万人往来之桥”、“舆梁已成,行人常颂利济;迷津可渡,过客不患崎岖”等朴实的语言镌刻前人壮举。 架桥铺路,举寨为之。而修建水井则多系妇女所为。从前三门塘曾有传统妇女组织,称“观音会”。妇女们常常义务开展一些公益活动,如今留有实物遗存的便是水井。修建水井以及通往水井的石板路,概由已婚妇女捐资投劳。 跬步皆是的“保爷桥”,作为一种民俗建筑物,既反映当地自然特点又反映侗族文化特色,是“水文化”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尽管其貌不扬却具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,不可等闲视之。 石文化: 三门塘的“石文化”,具有悠久的历史,突出表现在各式各样的古碑上。 为何三门塘人对碑情有独钟?诚如某碑所言:“千秋常在万代不朽者莫如石也!”于是,记载历史,刻碑勒石,蔚然成风。 三门塘古碑有三大特点:数量多、体量大、保存完好。 据不完全统计,现存各种古碑300余通,主要为设渡碑、造船碑、架桥碑、铺路碑、建庙碑、掘井碑、办学碑、修墓碑等等。一个占地仅8平方公里的少数民族村寨竟拥有数量如此之多的古碑,这在贵州是的。 三门塘的古碑,全以青石刻成,体量普遍硕大。其中的一通高4.2米,宽1.53米,厚0.09米,人称“清江一绝”。大量碑石,用木排、竹徘从锦屏卦治水运而来,然后人工搬运上岸,精雕细刻成碑。 众人对碑极为崇敬,屡有以鸡鱼之属祭碑者。村民素有保护古碑的传统。许多古碑被集中安置在一起,或建石龛,或修碑亭,妥为保护。若干古碑,与古树、古桥、古井、古道、古塘、古庙,紧密结合,相得益彰,构成一道道既庄严凝重又生机勃勃的同侗寨风景线。 作为“石文化”的精华,三门塘的古碑堪称一部卷帙浩繁的“石头书”。当地村民和文物部门已着手对其逐一登记,拍照拓片,校勘注释。我们由此想到,被人称为“石头王国”的贵州高原还有多少古碑需要保护?如果各地都像三门塘的村民那样妥善保护“石差别书”,都像天柱县文管所的同志们那样详细搜集“石头书”的有关资料,那么,数以千计乃至数以万计的各种摩崖、石刻,作为“石文化”的灿烂篇章,定会焕发出耀眼的光辉。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企业档案
企业名称: 三门塘 企业类型: 企业单位 ()
所 在 地: 贵州 企业规模:
注册资本: 未填写 注册年份: 2000
资料认证:
保 证 金: 已缴纳 0.00
所属行业: